关注气候变化,我们能做些什么?

转载:霍尼韦尔  • 2024-1-23  • 艾肯网

气候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目共睹的。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需要有可负担得起、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所有人迈向更加清洁、更具抗灾能力的经济环境。

你知道GDA计划吗?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公布了旨在加快能源转型和大幅减少排放的全球脱碳加速器计划(Global Decarbonization Accelerator, 以下简称为 “GDA”)。

苏尔坦·贾比尔说:“没有能源,世界就无法运转。然而,如果我们不解决今天使用的能源问题,减少十亿吨级的排放,并迅速过渡到零碳替代品,世界将崩溃。这就是COP28主席发起全球脱碳加速器计划的原因。”

全球脱碳加速器计划(GDA)主要关注:

加速发展未来能源系统

目前已有116个国家签署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承诺》,同意推动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达到至少11,000GW,并将全球平均年能源效率提高一倍,由2%提高至4%以上。

对现有能源系统脱碳

协议中有50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加入《石油和天然气脱碳章程》,他们承诺到2030年实现零甲烷排放并结束常规火炬燃烧,最迟到2050年实现净零运营。

针对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采取行动

GDA计划将通过整个经济范围内的甲烷减排来解决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问题。为支持这一目标,该计划将动员超过10亿美元用于甲烷减排项目。

应对气候变化 霍尼韦尔在行动

霍尼韦尔可持续发展首席科学家兼首席可持续官 Gavin Towler近期谈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创新的关系。他认为,工程师、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创造力催生了当今可用的解决方案,例如可持续航空燃料和能源存储技术等等,这些创新对于使世界实现净零排放至关重要。

Gavin Towler说,当前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在未来将继续发挥作用,但目前人们应该专注于采用现有的解决方案。而且“我们开发了一些对改善气候变化行之有效的方案,且收获了良好反响”。

霍尼韦尔专注于可持续发展领域,助力推动能源转型,推出了不少先进技术和产品。

在二氧化碳捕集和分离方面,霍尼韦尔已经拥有很成熟的商业技术经验,包括化学溶剂法、物理溶剂法、吸附法、液体二氧化碳分离技术和膜分离技术。霍尼韦尔可以根据CO₂的分压情况、所需的CO₂捕集率以及工厂的具体情况来提供合适的技术。

二氧化碳收集之后,将生产出蓝氢。不仅如此,霍尼韦尔还能帮助客户使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来生产绿氢,并提供运输和使用相关的解决方案。

航空行业的脱碳难度不小,相比于传统航空燃料,采用霍尼韦尔 UOP eFining™工艺制备的电子燃料(eSAF)可减少88% 的温室气体排放[1]。

其中,霍尼韦尔UOP的Ecofining™工艺技术可将废弃油加工成为霍尼韦尔可持续航空燃料;霍尼韦尔乙醇制航空燃料(ETJ)工艺技术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将玉米基、纤维素基或糖基乙醇作为原料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霍尼韦尔的UOP eFining™能可靠地将eMethanol大规模转换为eSAF,实现高收率、低成本的eSAF生产。

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球变化的罪魁祸首之一,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5倍。霍尼韦尔将固定式、便携式和个人防护气体检测解决方案产品组合与气体云成像系统结合,为客户提供甲烷以及其它危险气体逃逸排放的早期检测技术,包括精确定位泄漏位置和相关数据分析和趋势。此解决方案结合了无线气体检测技术和企业级数据管理解决方案,能与现有的泄漏检测与修复测试方法协同工作。

霍尼韦尔提供Sensepoint XCL和RAEGuard Lite等气体探测解决方案,精确快速探测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满足储能等各种危险行业的需求,以确保电站及现场人员的安全。

除了燃料和化工行业,或许你想不到建筑也是影响全球能耗的关键。全球建筑建设联盟发布的《2019年建筑业全球形势报告》数据显示,楼宇建筑的能耗在全球能耗中的总占比超过36%;其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的总占比接近40%。[2]

霍尼韦尔低碳建筑解决方案依托强大的传感、控制及数字化技术,借助能碳双控、负荷响应策略和专家运营服务体系来构建节能闭环,在推动节能减排措施、减少或消除温室气体(GHG)和二氧化碳(CO₂)排放的同时,持续改善楼宇用户舒适度,实现降本增效,引领企业不断创新。

为呵护我们共同居住的星球,人类从未停止努力。

霍尼韦尔愿与您一同,从身边的点滴入手,

共同创造可持续的未来。

你还知道哪些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的行为呢?

欢迎和我们留言讨论!

[1] 温室气体减排量数据基于 UOP 碳强度分析。该分析源自第三方的一项研究,该研究系关于利用生物质加工过程中捕获的二氧化碳和绿氢生产生物质甲醇,并与化石燃料碳强度进行比较。

[2]《2019年建筑业全球形势报告》,全球建筑建设联盟。